曾幾何時,性格健全的正常人,在台灣的政壇成了稀有動物。
近幾天的台灣政界,真是各種光怪陸離的失言和失行。先是柯文哲的部份,不但違反醫德擅自爆料林志玲懷孕的消息,還補上一刀「已經退出比賽(誰比較美麗)行列」這句物化女性的修辭。以「看到她站在總統旁邊就討厭」、「比較肥的韓國瑜」來形容陳菊。語言之輕佻失禮,簡直令人無法想像他是做到台北市長的人。
韓國瑜的部份也不遑多讓,除了大剌剌地用歧視性的語言,譏刺東南亞移工來台灣「做雞」以外,還給台灣外交大大丟了一次臉:面對一向以守時為基礎美德的日本學者參訪團,遲到還無預警更換會晤地點(只因為韓國瑜人在四維路懶得趕過去鳳山)。更糟的是,在媒體訪談中,還將話風導向遲到是日本參訪團自己的責任,公然說謊「我等了日本人25分鐘」;逼得含蓄的日本學者也不得不在臉書公開發文澄清。
網路上對這幾件事情一片撻伐。而我看到的是,台灣政治文化,正因為這些「非典型言行」的政治人物,在急速墮落中。
這是一個淺碟的年代。或許是大家已經太習慣民主政治的運作,或許是急著想要看到改變,選民們開始把注意力放在那些言行怪異、不按牌理出牌、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政治人物上;甚至有時候言語愈驚人、行為愈乖張,就愈被選民寄予「改變成真」的厚望。
可憂的是,這類的政治人物,往往能夠得到媒體的吹捧,還能夠聚集一大批死忠的粉絲。「粉絲政治」的流弊在於,一旦迷上了,很多事情就變得是非不分。日本學者用「無法理解韓市長這樣的作風」委婉地提出批評,竟然被上萬網路韓粉,用不堪入目的貼圖與傷害台日感情的五毛式語言,去一個清望素著、立場超然的外國學者的臉書瘋狂洗版。
政治人物被這樣子黑白不分地被吹捧久了,連自己都會產生錯覺,開始秤不出自己的斤兩。於是把自己的失言當做直言、歧視當做坦誠、說謊當做圓融、背叛當做務實、懶散當做超脫,而乖張當做率真。
明明只是隻啼聲奇異的雞,卻自我陶醉到,以為自己真的變鳳凰了。
就像林肯說的「你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」,這社會上有理智的人還是居多。靠著媒體造神與網路操作,聚集了一大堆粉絲的政治人物,如果沒有相對稱的才幹與德性,遲早要從神壇上跌下來。君不見最近柯、韓的民調數字一片慘淡?
只是我們不忍心看見,台灣的政治文化,在這些渾人的恩怨折騰、仇恨動員之下,持續墮落。
待人以誠、治事以敬、謀國以忠、執政以信。你可以說我老派,都二十一世紀了誰還在講這些老古董的話。很難嗎?如果像你我這樣的平凡人,都能夠拿這些標準要求自己,那又為什麼不能這樣要求那些想選總統的人?
前些日子小英總統到訪紐約,有位媽媽問小英,能不能在她小女兒身上的衣服簽名留念。小英拿起筆,並不急著交差了事,而是先蹲下身來,問小朋友「願不願意讓我簽名?」
極其細微的動作,也沒有多少媒體版面,展現的是對人的基本尊重與真誠的態度-哪怕對方只是個不滿十歲的孩子。這樣的老派美德,卻沒有多少台灣選民欣賞;反而是那些一張開嘴巴,十句有八句是個人恩怨、仇恨、歧視、說謊、卸責的人,現在正在挑戰總統的位置。
不禁讓人有一點對小英總統感到心疼。
前一天,小英總統的官方臉書,貼了一支影片,標題是「一位真誠的朋友(A True Friend)」。看完以後,不禁有一種湧自心底的感動。
影片講的是台灣能夠幫助世界,成為世界各國「#一個真誠的朋友」。
「有個人,她無法棄你於不顧,幾十年來在你身後,悄悄使勁推著你前進;習慣到你必須轉身,才發現她一直把手搭在你背上…那是個真誠的朋友。」
「有個人,對待你的方式不因彼此差異而改變;無論種族、文化、信仰或貧富的差異,始終以誠摯的尊重相待…那是個真誠的朋友。」
「有個人,不想從你身上得到什麼,卻只想著,怎麼樣給你更多,讓你的生命變得壯麗,讓你有更多本事挑戰世界的變化…那是個真誠的朋友。」
「當你日子過得不錯,你隱約對她有點印象,然而當災厄找上你時,你可以清晰看見她伸出的手;但當災厄找上她時,你受制於默認的規矩,讓她獨自掙扎…」
「生命的價值不是關於如何去贏得比賽,而是如何讓其他人一起完成比賽。愛也不過是一個字而已,直到某個人的出現賦予它意義。而你就是那意義所在。」
「也許她值得一份邀請,值得那桌上的一個位置,因為她不落下任何人,她也不該被落下。」
我認為它更像是一封小英總統寫給台灣選民的情書。
但願有朝一日,台灣的民主選舉,是看到同樣對選民有情、對土地有愛、對競爭對手有尊重的政治家的競爭。但願有朝一日,我們不再看到政治人物脫口而出的歧視、恩怨、謊言與卸責。但願有朝一日,我們不是因為執著迷戀於哪個出格的政治明星而投票,而是為了讓這個國家更好而投票。
(圖片來源:unsplash.com)
📖 參考閱讀:
1. 蔡英文,《台灣讓世界更好》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atch/?v=382727375960402